妙手难回春?调控的锅,背的太久了
今天(6月7日),广东超70万考生步入高考考场,寒窗12载,只为追逐梦想。
中午还未到,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“本手、妙手、俗手”引起了大家的热议。
与此同时,楼市也在递交答卷,但群众唱衰、市场疲软、信心不足、房企暴雷等,似乎都在否认答案的正确性。
可回望过去的14年,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:
这一轮周期下,楼市调控的锅,背得着实有点“委屈”。
俗手,2008年的疯狂4万亿
1998年,中国取消福利分房,正式将房子赋予商品的含义,放置到市场上进行买卖交易。
房子除了单纯的居住属性外,开始具备投资价值的金融属性。
于是之后的10年,房价飞速上涨,国内地产出现“黄金十年”的盛景。
这种“炒房暴富”思维,在那个时候以美国为首,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。
高杠杆、宽松信贷环境、影子银行、超期消费、混乱次贷等,将泡沫越吹越大。
已获视觉中国使用授权
终于,到了2008年,美国金融危机爆发,泡沫破裂,房价崩盘,市场进入至暗时刻...
为了刺激国内消费和资金循环,挽救楼市,同年9月开始,央行5次连续降息。
到2008年12月,5年期贷款利率降至5.94%,距历史上最低的5.76%仅一步之遥。
同时,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冲击,同年,中国宣布启动“4万亿”刺激经济,大基建启动,造高铁,造房子...
这一剂猛药下去,国内经济基本面迅速稳定下来,也成为了全球率先走出困境的国家。
可大水漫灌式的治疗也落下了后遗症,此后几年,货币超发,通胀高企,房价飞升,产能过剩...
已获视觉中国使用授权
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,2010年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“国十条”出台,随后房地产税试点开始,央行加息...
这一轮调控总结下来,像猛烈的西药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一击要害,见效快,副作用却无法避免。
本手,2015年的全面大救市
时间来到2014年,这一年全国GDP增速放缓至7.4%,远低于此前几年的平均值9.1%。
那个时候,M2与M1平均增速差持续扩大,市场投资收缩。
那一年,大家都意识到国内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,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,需要新的发力点。
有了之前的救市经验,这一次启动了“双轮两翼”战略,即股市+楼市双杀。
已获视觉中国使用授权
2014年7月,住建部发文最新定调,库存较大的城市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销售面积。
随后各个城市纷纷响应,取消限购政策,楼市开始躁动,市场的流通性开始“活”了。
2014年11月,央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,0.4和0.25个百分点。
A股市场开始突破2500点、3000点,最高突破3400点。
到2015年,地产融资端、财税端、金融端、供求端纷纷“解绑”。
2015年12月,全国70城房价同比上涨7.7%。
也是同一年,A股跃上4000点,最高时冲至5000点,股民们都在呐喊牛市来临...
2007-2022年股市走势图
放松到适可而止之后,收网行动开始了。
2016年底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理念。
2017年开始,全国各城开始收紧调控,广州在同年3月也提出,非本市限购1套+5年社保,商服330政策等...
2017年的股市也进入了此前20多年没有的分化阶段;即大盘上涨时,只有约30%股票上涨;大盘下跌时,85%以上股票下跌;资金更加倾向于集中少数股票。
此后的几年,地产不知何时喊起了“今年是以往最糟糕的一年,但也是以后最好的一年”的口号。
这一轮调控总结起来就是,中西合璧,双管齐下,见效更快,但是治标不治本。
妙手,2022年的因城施策
转眼,来到2019年底,短短几周内,新冠肆虐全球。
美国对于新冠的嗤之以鼻和不作为,直接导致了2020年的3月连续4次美股熔断。
很快海外疫情失控,石油爆发价格战,油价暴跌“黑天鹅”冲击全球经济。
同时,中美贸易战也进一步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为了应对一系列的冲击,挽回颓势,美联储无限量QE撒钱+疯狂降息刺激经济。
已获视觉中国使用授权
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,为对抗疫情带来的影响,适当放宽了对楼市的调控,以求扩大内需和循环经济。
很快,意识到长此以往,地产这只“灰犀牛”将会自行引爆。
于是,在抗疫初见成效之时,决定整顿楼市,挤出泡沫,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在“房住不炒”的主基调下,围堵房企融资端,连续加息收紧贷款,需求端出台限价限售政策,供应端加码拍地规则,二手市场出台指导价机制...
史上“最急最严”调控出台,一时间楼市迅速进入“冰封”,杠杆过高的企业开始暴雷。
@广州房产 制图
2022年伊始,在一系列泡沫挤除的收紧手段之后,政策开始转向宽松。
与此前的调控有所不同,这一次既没有选择大水漫灌,也没有选择多快好省,而是笃定因城施策。
①一线城市暂不大动,二三四线城市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情况“松绑”调控。
如:北上广深硬是没有放开限购限售限价的红头文件,而佛山缩减限购区、东莞增值税5改2、珠海提升公积金额度双人最高可至80万。
②虽然各方面要求全面救市,但央行降息节奏放缓,严控降息幅度,降息对象差别化区分。
如:5月15日,央妈喊话首套商贷利率可定向首套降息20个点;5月20日,又宣布5年期LPR降15个基点,距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低5年期LPR。
③松绑政策充分考虑现有社会矛盾,从此前的“一刀切”全面宽松,变为精细化调控。
如:杭州、东莞、南京等,用生孩破限代替了全面取消限购,催生楼市购买力的同时,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;
长沙提出只要你把房子租出去,就算无房,就可以继续买房,既提升了存量用房的盘活率,又刺激了市场交易流动性。
④一线城市走精雕细琢路线,由于人口和购买力优势,为防止房价大涨,严控需求端的释放,优化供应端的调控。
如:上海新开工建设的住宅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顺延3个月缴纳,缓解企业资金压力;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规则,取消竞配建阶段,直接限价+摇号,让利开发商。
虽然救市持续了5个多月了,但如今经济基本面依旧面临下行压力,楼市持续疲软,市场信心修复仍待时日...
在这一系列看似“悲观”的现象下,很多人进入了“痛苦”时光,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现象。
对于这一年以来的调控,大众不买账,甚至怨声载道,觉得市场救不动了,2021年的急刹车是罪魁祸首...
④2008年调控,短短3个月时间,降息5次,房地产市场突飞猛进;2015年棚改、财税、降息、融资齐出,2016年房地产市场涛声依旧。
这表明,楼市不是救不起来,那是没有全面放开,要是全面放开了,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。
图源:图库中国
⑤与以往的情况都不同,如今我们面临着美联储疯狂加息缩表,国际地缘政治紧张,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疫情随时变异侵略的多方复杂局面,调控无法再纯粹。
意味着,像之前那样全面放开,不顾一切的救市只会让之前挤泡沫的自救行为前功尽弃,楼市重回“灰犀牛”。
到时房价疯涨,楼市起高楼,宴宾客,炒房客嗨翻天,刚需客一辈子望眼欲穿,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。
待到无法挽救时,泡沫破裂,大厦倾覆,真可能会像极了日本那失去的10年。
所以,这次调控虽然有点太急,但是大方向没有错;这次救市虽然没有之前疯狂,但是节奏还算可以。
这个过程是痛苦的,但是必须要经历,房地产可以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不能再绑架经济。
这一轮调控总结下来,像我们传承了千年的中药,虽然见效慢了一点,但是重在修复肌理,治根治本。
本手、俗手、妙手言尽于此,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有第四种手...
最后,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够,高中(四声),取得满意成绩,考入理想大学。